高考复习 文体突破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 科普文 【粤考回眸】 2008 年广东高考卷选考部分分别为小说和科普文章,这是广东自主命题以来第一次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科普文章。 广东最新考题(2008 年高考)分析:《绝妙的错误》是一篇科普文章,全文1300 多字。作者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3)是美国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优秀的科普作家。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指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选考的科普文章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2008 年广东高考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计了三道题,分别考查:准确解读文本内容的能力(第19 题)、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第20 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21 题)。应该说,2008 年广东高考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基本符合《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的要求,但从能力层级考查的角度来看,本大题基本是C 级,D 级不明显,没有 F级。 【粤题回放】(2008 年广东高考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绝妙的错误 [美 ]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 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 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 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 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