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 内容摘要。探讨影响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有利于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脉络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对促进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高的发展对策。本文从商贸流通效率概念入手,通过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商贸流通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对策 改革开放后的短短三十多年里,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王国,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但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区域间商贸流通效率的不平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经产生深刻性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国内物流效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他们指出与发达国家商贸流通效率相比,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趋势,且这一趋势日渐明显。其中商贸流通效率最高的地区为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而商贸流通效率较为低下的地区则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问题的日益凸显,长期对我国国家竞争优势也具有较大程度上的影响,推高通胀、阻碍产业升级、导致国家竞争优势的削弱等都是我国商贸流通效率问题的突出表现。如何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平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在探讨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对策前,我们首先应对商贸流通效率的概念及影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有一定了解。 商贸流通效率概念及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现状 (一)商贸流通效率概念 作为商品流通运行的组织载体,商贸流通产业不仅包括批发、零售日常用品,还包括住宿与餐饮等服务业,与此同时还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商贸流通中的流通顾名思义是商品的流通,即一系列商品的交换,通过商流、信息流、物流等将商品转换为相应的效益等。其中商流是指商品所有权在实体经济中转移所引起的所有商务活动;物流是指商品实体空间在实体经济中转移所引起的所有经济活动;信息流则指商流、物流在实体经济中引起的相关信息的交互运动。 商贸流通效率主要与商品流通时间、流通速度以及流通费用相关,所以商贸流通效率包含多种含义,不仅是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投入产出关系,而且指商品流转环节中流转速率,同时指商品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的合理性。总体来说,商贸流通效率追求的是既定流通成本下商品流通产出的最大化。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