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垴镇难点村治理工作汇报 涂家垴镇“难点村”治理工作汇报 涂家垴镇位于 XX 市南部,梁子湖西南畔,水陆交通便捷,森林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大,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是由原涂家垴镇与原公友乡于 2001 年合并而成,总面积 149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十分之一,辖 27 个行政村,1 个中心社区,33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4.2 万余人,是我市唯一的全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和 XX 市重点建设的十个特色镇之一。 自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贯彻省市区关于开展“难点村”治理整顿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难点村”治理整顿和转化工作。 一、“难点村”治理措施 成立工作专班。我镇党委高度重视“难点村”治理工作,把“难点村”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领导和整顿,镇党委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詹华胜同志为组长、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倪麟同志为副组长的“难点村”治理工作专班,专班迅速进入角色,开展整顿,经过认真的摸排和比对,镇党委把张远村确定为“难点村”整顿对象。 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专班首先进行了调查走访,走访对象分别为老党员、老村干、群众代表以及隔阂户,全面了解该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其次是分别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谈心,化解矛盾,消除误会。第三是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化解存在的矛盾,形成共识。最后我镇确定了该村问题所在:一 是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二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改变,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三是村级债务较重,无集体收入来源。 制定治理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镇制定了张远村“难点村”治理方案,划定时间表,明确措施落实,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难点村”治理: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战斗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难点村”根源。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到有重点有计划,有责任有落实。 选准工作思路。“难点村”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又要立竿见影,更要统筹兼顾。为此,我镇确定了“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难点村”治理成效 1、着力组织基础,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力。我镇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下大气力把加强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