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流给热系数

对流给热系数_第1页
1/9
对流给热系数_第2页
2/9
对流给热系数_第3页
3/9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实 验 名 称: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化工 班 姓 名: 学 号: 同组者姓名: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1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 2. 测定空气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 ; 3.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 中常数A、m 的值。 4. 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在套管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空气,水蒸气冷凝放热以加热空气,在传热过程达到稳定后,有如下关系式: VρCP(t2-t1)=αiAi(tw-t)m (1-1) 式中:V——被加热流体体积流量,m3/s; ρ——被加热流体密度,kg/m3; CP——被加热流体平均比热,J/(kg·℃); αi——流体对内管内壁的对流给热系数,W/(m2·℃); t1、t2——被加热流体进、出口温度,℃; Ai——内管的外壁、内壁的传热面积,m2; (T-TW)m——水蒸气与外壁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22112211ln)()()(wwwwmTTTTTTTTTwT (1-2) (tw-t)m——内壁与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22112211ln)()()(ttttttttttwwwwmw (1-3) 式中:T1、T2——蒸汽进、出口温度,℃; Tw1、Tw2、tw1、tw2——外壁和内壁上进、出口温度,℃。 当内管材料导热性能很好,即 λ值很大,且管壁厚度很薄时,可认为 Tw1=tw1,Tw2=tw2,即为所测得的该点的壁温。 由式(1-3)可得: (1-4) 若能测得被加热流体的V、t1、t2,内管的换热面积Ai,以及水蒸气温度T,壁温Tw1、 2 Tw2,则可通过式(1-4)算得实测的流体在管内的(平均)对流给热系数αi。 1.流体在直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可按下列半经验公式求得: 湍流时: 4.08.0PrRe023.0iid  (1-5) 式中:αi—— 流体在直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W/ (m2·℃); λ—— 流体的导热系数,W/(m2·℃); di—— 内管内径,m; Re—— 流体在管内的雷诺数,无因次; Pr—— 流体的普朗特数,无因次。 上式中,定性温度均为流体的平均温度,即 tf = (t1 + t2) / 2。 过渡流时: αi’=φ αi (1-6) 式中: 修正系数, 8.15Re1061 ⒉ 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imiiANuPrRe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流给热系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