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要技术要求 3.1 坐标系和高程系 保持1980 西安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2 分幅原则 1:2000 数字地形图按1000m×1000m 的实地范围分幅,取整公里坐标线为分幅线。 3.3 图名的命名原则 采用图幅内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意义的地理名称命名图幅,并编制图幅结合表作为图幅命名依据。 3.4 图幅编号 取 1:2000 地形图图幅的西南角坐标元素,以纵横坐标的十位和个位公里数的组合进行命名。例:地形图的西南角坐标的 x:2530000.000,y:528000.000,则图幅编号为:30-28 3.5 图层的命名原则 按地形图要素属性定义有地貌土质、管线、建筑、交通、控制点、水系、植被等 7 个图层名。 3.6 线型、符号库 1:2000 数字地形图图式统一使用 NNDWGIS.SHX 及NNDWGIS.LIN 文件中定义的点线符号。 3.7 数据文件命名原则 为了便于数据管理,采用统一的图号命名原则命名图形数据文件。例:地形图西南角的坐标为x = 2530000.000,y =528000.000,则图文件名为:528000-2530000-1000-1000.dwg 4 缩编方法及作业过程 4.1 数据修正 由于前面提到作业区内有一部份数字地形图由薄膜图扫描数字化而成,这部分地形图的成图技术标准与缩编图所要求的不一致。因此,缩编前应对其数据进行修正,重新定义其图层、线型符号、形符号及文字注记等,这样不仅统一了数字地形图的技术标准,为缩编带来方便,另外也生成了一个新版本的1:1000 地形图资料。 4.1.1 线型符号的处理 由于原地形图的线型符号非常破碎,找不到相同的特征进行批处理,因此这一环节基本是依赖手工完成。比如坎齿线和坎脊线分离,建筑线不闭合等情况,编辑的方法是按规定线型重新连线生成,没有自动转换程序。 4.1.2 形符号的转换 原地形图上的独立物符号和高程注记都由图块构成,要转换成缩编图所要求的形符号,依赖手工完成工作量太大,为了减轻操 作负 担 ,由开 发 人 员 编写 小 程序,实 现 块转形的自动转换。 4.1.3 图层归 类 通 过线型符号和形符号的修正,图层将 实 现 自动归 类 。 4.2 工作底 图的准备 及图廓 的形成 根 据 1: 2000 新 编 图 的 分 幅 原 则 , 把 基 本 图 形 资 料 按 整 公 里 数拼 接 ( 1: 500 为 16 幅 拼 接 , 1: 1000 为 4 幅 拼 接 ) , 获 得 编 绘 原图 。 图 廓 生 成 应 用 已 开 发 的 程 序 自 动 生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