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 《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节约用水》。 新课程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来组织教学: 一、我将引导学生学到什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难点的突破。 《节约用水》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第一个主题,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目标而编写的。设计此课时,我有两大思考: 一是“节约用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对教学深度的挖掘不够,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的泛化无法使道德观点内化成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如何在教学深度上做文章?在教学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学生真心喜欢又能触及心灵 ?这是这节课的重 点。 二是家乡 利 辛 是淮 上之 乡 ,有西 淝 河 和 茨 淮 新河 穿 境而过 ,对于生活在这里 的孩 子 来说,他 们 从 没 有经 历 过 用水的担 忧 和 缺 水的经历 ,如何让从 小 在河 边 长 大的孩 子 体 验 水的珍 贵 和 来之 不易 ?我认为这是本课应 突破的难点。 根 据学情分 析 以及课标提出的要求 ,我确 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 验 水的珍 贵 和 来之 不易 。 2.在日 常生活中养 成节约用水的好习 惯 。 3.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水资源的宝贵。 二、我将怎样引导我的学生学习?──教学活动与流程 根据生活德育观,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活动链,深入浅出地构建逻辑结构: 一是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动听的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你猜出来了吗?让学生倾听“滴答”的水声和有趣的竞猜中,让他们与小水滴成为朋友,引发他们对水的亲切感。 二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水的作用大。 本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对话教育理论,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链,在追问中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水呢?让学生在充分地列举中体会到:生活处处都有水。 2.你今天什么时候用过水了?这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小问题为突 破 口 ,引导学生从 生活出发感受 我们日 常 生活中处处需要 用到水,体会到水对生活以 及 生命 的重要 ,进 一步 追问:除 了家里 和学校 生活中用到了水,社 会上还 有哪些地方需 要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