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一、基本理念 1、 坚 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 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3、 坚 持 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4、 体现开放性。 5、 坚 持 可行性。 二、使用细则 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 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本评价方案主要适用于对日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对象是一节课。 1、 等级评定办法 本评价方案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共分为Ⅰ、 Ⅱ、 Ⅲ、Ⅳ四级,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等级评定办法由基本等级评定办法和特色表现升级办法两个部分组成。 评课可以根据听课实况,按等级评定办法给出恰当的等级;多人评课,则采用多数定等法,即以多数评价者确定的等级为结果,或者通过集体讨论和评议确定等级。 (1)基本等级评定办法 ①评价表中 6 个标有“*”的评价要点都被评为“基本符合”程度,并且还有 7 个以上的评价要点,被评为“基本符合”程度的,可被评为Ⅰ级。 ② 评 价 表 中6 个 标 有 “*”的评 价 要点都被评 为“基本符合”程度,并且还有 4-6 个 其他评 价 要点被评 为“基本符合”程度的,可被评 为Ⅱ级; ③评 价 表 中6 个 标 有 “*”的评 价 要点都被评 为“基本符合”程度的,或在这个 基础上还有 其他 1-3 个 评 价 要点被评 为“基本符合”程度的,应被评 为Ⅲ级; ④评 价 表 中 6 个 标 有 “*”的评 价 要点中 有 被评 为“基本不符合”程度的,应被评 为Ⅳ级; (2)特色表 现升级办法 基本等级评 定为Ⅲ级或Ⅲ级以上,并且教学过程中 出现某一方面的特色,则该课可在原来等级基础上升一级;在两个 方面表 现突出,具有 特色,则该课可在原来等级基础上升两级,最高等级为Ⅰ级。 2、使用程序 (1)评 课前,评 课人认真阅读评 价 方案,熟悉评 价 要点的特征描述,并上交教案。 (2)评 课前,评 课人可对被评 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可根据需要拟订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 (3)评 课人在评 课过程中 ,根据评 价 要点作好听课记录。 (4)被评 教师根据评 价 指标 自我评 价 ,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5)评 课人按照评 定等级办法,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测试或问卷结果、教师自我评 价 等,评 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