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9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3 篇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 〖案例〗 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生 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 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生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 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如>。 生 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如>。 生 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和,=,=,因为,所以>。 生 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 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 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 生 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 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 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 ……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 验 ,在合作 与 交流中充 分发 挥 了“学习共同体 ”的作 用 。 在合作 与 交流中,学生把 自己 对 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 性 经 验 表 述 出来,使 同伴 们具 体 、 清 晰地区 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 种方法,尤 其 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 书 本上介 绍 的方法不相同,却 也 十 分科 学、 有效 的方法。如课本中对 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 采 用 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经 过讨论与 交流,根 据 自己 的学习经 验 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 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 联 系 分数意 义逆 向 思 考 来比较等 等 富 有创 造 性 的方法。 在合作 与 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 大组汇报,把 比较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