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诚实守信小学生小学思品课教学设计曹暑军一:活动背景国家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学生现状:小学五年级学生,处于童年和少年的交接阶段,思想意识处于不成熟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有些孩子身为独生子女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经常说谎而又得到父母纵容。讲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针对我班学生对诚信认识的薄弱现状,现需要开展一场关于讲诚信、做诚实守信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做一份诚信调查问卷。()做一份《诚实守信,做文明小学生》倡议书。精心挑选和培训小记者及主持人。:学生准备()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查找有关“诚信”的感人故事收集“诚信”的名言。()课前搜集身边的人诚信的故事和不诚信的行为。()自编自演诚信小品。三: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懂得诚信的内涵意义,知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力目标:学到讲诚信的方法和技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讲诚信,从生活细节中入手做个诚信的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心灵上认同诚信,懂得诚信的重要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努力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良身边良好和谐的环境。四:活动过程(一) 引出诚信,重温儿时故事引出活动主题。师《狼来了》,这是每个同学在幼儿园时都听过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却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古往今来,人们留下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美好故事,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准备的诚信小故事呢?(二) 感受诚信,听学生讲诚信小故事。生:商鞅立木取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