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第1 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是指如何对数据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经历了五个阶段: 1、人工管理: 2、文件系统:数据文件是为满足特定业务或某部门的专门需要而设计的,服务于某一特定程序,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导致数据冗余量大,不能统一修改,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3、数据库系统:为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提供服务,出现了数据库技术和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C/S),将应用程序根据应用情况分布到客户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上,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放置到服务器上,客户端的程序使用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标准协议通过网络访问远程的数据库。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ACCESS 从本质上说,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但它在用户界面、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很好地扩充,提供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强大功能。 1.1.2 数据库系统 一、有关数据库的概念 1、数据(Data):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数据库(Data Base):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只是面向某一项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多种应用,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3、数据库应用系统 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如学生管理系统。 数据库 管理系统 数据库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应用程序n … 数据库系统数据与应用程序的关系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5、数据库系统(DBS) 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能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数据库系统由 5 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有结构的,它不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