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一、案例呈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其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借鉴国际经验,以及体现综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小康社会的指标可分为四个方面: 经济主题: 第一项指标:人均 GDP。到 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GDP 必须保持年均 7.2%的速度。按照汇率法计算,2020 年, 人均GDP 可能在 4000~5000 美元。 第二项指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左右时,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可以达到 60%左右。综上,我们估计,2020 年,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可望达到 60%以上。 第三项指标:恩格尔系数。1980-2000 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 56.9%下降到 39.4%,年均下降 0.9 个百分点左右;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 61.8%下降到 49.1%,年均下降 0.6 个百分点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 数均将继续下降。 第四项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可以估计,在2020年GDP 翻两番之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是2000 年的3 倍左右。 社会主题: 第五项指标:基尼系数。我国将加大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预计在未来20 年中,我国的基尼系数将呈下降趋势,2020 年,有可能下降到0.4 以下。 第六项指标: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2020 年,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应达到100%。 第七项指标: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将全面实现 9 年义务教育,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同时,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将得到较快发展。2020 年,我国6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10 年。 第八项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根据世界银 行《 2003 年世界发展报 告 》, 2000 年低收入国家 的出生时预期寿命为59 岁,中低收入国家 为64 岁,中等 收入 国家为69 岁,高收入国家为78 岁。我国新阶段为71.4岁,明显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估计,2020年我国的预期寿命可达到 75 岁。 第九项指标: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2000 年,我国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