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9.21 地点 办公室 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实践教师 主持人 活动内容简录: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 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 有个性的学习 活动过 程,关 注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 得 的丰 富 多彩 的学习 体验和个性化 的创造 性表 现,其学习 活动方 式与活动过 程、评 价 与结 果 均 具有开放性。 (三 )自 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 趣 、爱 好 ,注 重发挥 学生的自 主性。学生自 己 选择 学习 的目标、内容 、方 式及 指导教师 ,自 己 决定 活动结 果 呈 现的形式,指导教师 只 对其进行 必 要的指导,不 包 揽 学生的工 作。 (四 )生成 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 生双 方 在其活动展开过 程中逐 步 建 构 生成 的课程,而 非根 据 预 定 目标预 先 设计的课程。随 着 实践活动的不 断 展开,学生的认 识 和体验不断 深 化 ,创造 性的火 花 不 断 迸 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 不 断 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 随 之 不 断 完 善 。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10.21 地点 办公室 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实践教师 主持人 活动内容简录: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