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 )的联系,推进学生对( )、( )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须课程,自(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课时。 3、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 )的需要,又适应了( )的需要。 4、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 )。 5、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 )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 )的内在要求。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 )的实践性课程。 7、 ( )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8、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 )、增强( )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9、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 )的信息素质。 10、 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 )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11、 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 )、重组和提升。 12、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 )课时制,做到( )相结合。 13、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 )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整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4、 (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15、 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整体关注,既要有知识目标的设计,又要有( )的设计。 16、 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研究都要体现( )、( )、( )的内在整合,体现( )、( )、( )的内在整合。 17、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题活动形式,探索物质世界,关注( ),感 受自我成长。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地方自然资源环境特色,开发富有( )的主题 19、 综合实践活动以人为本,更注重态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