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创新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决定并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仅如此,最近由中央纪委、教育部和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更是多处涉及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开拓创新工作,对于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管理创新 创新点。开展项目库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建设(包括工程和物资)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看规划,规划是灵魂。开展项目库建设,不仅可以使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得到切实的执行,更可以进一步提高单个项目的建设质量,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直以来普遍困扰着高校的在项目申报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而出现的疲于应付的不利局面,变被动为主动。 工作要点。开展该项工作,必须以各个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办学思想为基础,努力做到“四性”,即前瞻性、特色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所谓前瞻性,主要指不论是工程类项目、设备类项目还是服务类项目,要保证项目做完后在其有效的生命周期内不落伍不落后。所谓特色性,是指项目库建设要尽可能地去展现各个高校的自身特色,尤其是一些关键项目,必须要与学校方方面面建设相协调,并实现整体和谐与配套。所谓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主要指项目库建设要实行动态化和透明化管理,具体项目要贴近高校的实际需求,要有实现的可能性。 二、采购管理创新 创新点。进一步完善采购管理流程。高校采购管理是国家政府采购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许多工作的“牛鼻子”,事关高校国有资产质量、项目建设水平、资金使用效率、党风廉政建设等高校建设的诸多方面。因此,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是当前高校建设既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 工作要点。目前许多高校的采购理念是先进的,但实际采购模式欠规范,工作流程欠科学,项目执行中不时出现由学校一个职能部门甚至是由极少数人将项目从头做到尾的情况,增大了项目管理风险。根据政府采购制度要求,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采购工作要旗帜鲜明地以反暴利和反围标串标为出发点,按照采购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健全采购制度。国内外政府采购实践证明,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是将计划、招标和结算等政府采购供应链中的几个主要的工作节点交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完成,即坚持按照“管计划的不管招标、管招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