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尊敬的各位同仁:今天受邀来与各位数学同仁们一起分享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与探索。从1989年毕业参加工作到中和职业中学以来的25年间,我一直没有间断过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有幸对中职学校20多年来“数学”的变迁过程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体验,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先介绍我校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分三种层次——第一种是一年级,第二种是二年级就业班,第三种是升学(一年级结束前根据学生意愿和省上报考类别对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的分流)。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就按照这三种层次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要求,一年级按照教育部和成都市相关教学文件要求执行(教材、大纲、教学指导意见——全市调研考试),二年级根据就业班和各专业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升学则按照省上职教师资班和对口高职考试大纲的要求执行教学。第一种和第三种由于很多客观原因,我们无法也没有办法去改变,所以我们在二年级就业班的数学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说实话,关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十分重视和关注的事情,很多学校、同仁也都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实践。我和我的同事亦如此,下面就结合我们学校就业班数学教与学的情况给大家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流,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数学之痛二、我们的反思三、我们的探索一、数学之痛——学生之痛、教师之痛这些年我们学校招生问题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生源数量不再是难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的文化基础却越来越差。中职生,特别是选择就业的学生,一般来讲其数学学科知识水平及能力是很有限的,他们的数学心智水平大多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水平(案例1/2、分母)。当前中职数学大纲及教材所呈现的学科体系的数学知识内容对于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他们觉得太抽象、太空洞、太遥远,他们感到无趣、无味、无用,而教师们也深感困惑、痛苦、冤枉,教师们觉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好多办法,收集、整理、选用了大量辅助材料和工具,还运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但却无法换得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尊重。换句话说,由于多方面因素(如数学成绩差、学习习惯差、本身数学智力水平、曾受到过以前的数学老师言行伤害、学习目标不明确、价值观模糊、数学难学等)的影响,就业班的学生中“听不懂数学、不喜欢数学、不想学数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学生甚至恨数学,进而恨教这门课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不明不白成为了受害者!)。可以说是“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更辛苦”。师生都觉无聊,学生也认为学了这些数学知识,走出去根本用不着。二、我们的反思——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呈现方式、评价方式。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也是靠我们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像普通中学那样的升学压力,特别是对就业班学生,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这种现状。当然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不仅仅因为良心(职业教育本身就是良心教育)、教师的身份和职业而教,我们内心更是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学生抬头率和参与度都有保障,自己能教给学生更多对今后生活与工作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话最起码它也会让我们自己的教学轻松、愉悦一些。1、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它涉及到了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对此看法做法很多。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说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这表明数学教学不应该只围绕教育部允许出版的《数学》教材按部就班地实施,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发展,我们也要对数学教学进行调整。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况是,小学三年级所学的数学知识足以满足多数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浙江义乌工商管理学院贾少华副院长数学知识日后很难被多数人使用,是因为对多数人的生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