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第七章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互相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互相作用力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一样物体上)。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步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步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变化物体的形状。 阐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否变化一般指:物体运动快慢与否变化(速度大小的变化以及动、静转化)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与否变化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变化力的作用效果。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达。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概是 1N。7、力的表达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对应长短)、方向(箭头方向)、作用点(线段起点或终点)表达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达,在同一种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本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性程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或在一定范围内(弹性程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措施:“看”:量程、分度值、指针与否指零;“调”:在力的方向上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视线正对刻度板。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达它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D、物理试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适宜直接观测的,通过容易观测的量显示不适宜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绪。这种科学措施称做“转换法”。运用这种措施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等。10、互相作用力:性质: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④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⑤同步存在11、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 它表达质量为 1 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近似时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