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 课题11、保护土壤课型新授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现状。2. 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知道破坏土壤的后果。3. 能用对比实验得出“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比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更容易受到破坏”。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感激土壤;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学生能够杳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在杳阅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缺乏,以及人类不良行为对土壤的破坏,激发学生保护土壤的行为和意识。2、实验过程的操作。(时间控制、现象观察、结论的得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汇报、探究、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并指导学生杳阅资料。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学生准备:泥土、草皮、喷壶、木板、水槽、量杯。第三单元总课时数:5备课时间:2020、9、15课时安排1 授课时间2020、10、20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研究,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那么谁愿意来说说土壤和人有什么关系吗?(学生交流。)2•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我国土地资源是个什么现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3. 全班根据准备资料进行讨论交流。4. 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土壤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5•教师简要小结,揭示课题。(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对比实验,感知森林、植物对土壤的重要。1、课件出示两幅图。同学们,请来看看这两幅图,请将每幅图的内容用四个字说明。(草丰林茂、寸草难生)2、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有的地方却寸早难牛呢?3、对比模拟实验: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⑴、现在我们来做个对比实验。⑵、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实验中的不同条件及相同条件和具体的实验步骤(讨论交流)⑶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仔细观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冲过的痕迹。⑷、学生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5、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物被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