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800字5篇分享

《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800字5篇分享_第1页
1/16
《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800字5篇分享_第2页
2/16
《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800字5篇分享_第3页
3/16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 800 字 5 篇共享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友爱的安德烈》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友爱的安德烈》观后感(一) 龙先生的《孩子你渐渐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头做母亲的妈妈布满欣喜和古怪 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友爱的安德烈,在《友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沟通,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友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第 1 页 共 1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特别 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商量 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商量 ,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谈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老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友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敬重和确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 34 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特别 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视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 第 2 页 共 16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敬重,永久只能选择服从。莫非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愿尊称一个 14 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患病探究下去,我又发觉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观后感800字5篇分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