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框 架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第三章 员工流动过程的管理第四章 员工流动的结果与调控第五章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动分析第六章 国有企业员工流动分析第七章 外资企业员工流动分析第八章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分析第九章 国际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第十章 控制员工流失的方法与技巧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员工流动管理的内涵一、员工流动的内涵 是指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组织的员工在地域、行业、单位、岗位方面的转换。二、员工流动与人口流动的关系三、员工流动的类型根据特征分:地域流动;产业流动;行业流动;单位流动;岗位流动根据意愿分: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根据流动方向分:员工流出;员工流入;内部流动根据地域分:国际间跨国流动;国内跨地区流动根据产业流动分:三大产业之间流动;各产业内部的流动四、员工流动的趋向分析1.企业员工流动的高潮期 试用期结束前后的离职危机;在职两年后的升迁危机;在职 5 年后的工作厌倦危机2.国有企业员工流动趋向 流动率>15% 去向:外企与民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3.民、私企业员工流动趋向 流动率>50% 去向:外企、民企4.热门行业员工流动趋向流动率>30% 去向:到处流动特点:领导流动潮流 如 IT 行业、医药行业、金融行业五、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的关系1.关 系:从微观层面看,对一个单位是人才流失;但从宏观层面看,对国家是人才流动;2.人才流失的积极意义促进单位反思;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政策制度3.人才流失的消极后果技术与商业机密外泄;熟练劳动力与技术人才丧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加大;组织单位的形象受损4.作好人才管理的途径(1)树立全方位、全员留住人才的观念。(2)思想观念的融合密切。(3)加强内部沟通、增进招聘员工之间的协调性。(4)正确定义人才。(5)主动出击,积极地挖掘人才、招聘人才。(6)用感情、事业、待遇留住人才。(7)科学划分员工的类型:灵魂型员工、核心层工、边缘型员工、不受欢迎员工5.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人才留住的关系(1)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企业人才管理水平较高的重要标志。(2)人才流动弱的企业活力与动力必定小;流动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生存盛衰。(3)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动应以优化配置为主。(4)正确、积极理解员工的离职动机,吸纳离职员工的合理化建议。(5)尽力限制员工流失的损失。第二章 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第一节 员工流动的理论一、勒温的“场论”勒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