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_第1页
1/32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_第2页
2/32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_第3页
3/32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第 1 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意象,领悟其含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说明 出示演示文稿: 1、导入。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3、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江河就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二、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假如……”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概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2、学生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三、>问题探究 1、探究“变奏”的结构: 一、二两节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比,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