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_第1页
1/4
《雷电颂》教学设计_第2页
2/4
《雷电颂》教学设计_第3页
3/4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雷电颂》教学设计基本信息案例名称《雷电颂》科目语文教学课时1 课时备课老师郑金林教材分析《雷电颂》主要教学目标是: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学情分析本课虽是一篇历史剧,但教材似乎有意淡化它的戏剧文学的体裁特点,更有意把它当作一篇颇具震撼力的内心独白的散文诗来欣赏。学生在本课之后,对于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接触。教学策略与设计设计说明本课主要采纳听朗读,学生朗读法,质疑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2.多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这篇内心独白。让学生大胆沟通回答,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鞭挞”等词语,了解屈原与作者。(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象征手法,使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凝练。2.理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艺术表达效果和激情澎湃的语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象征手法,使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凝练。教学难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本信息理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艺术表达效果和激情澎湃的语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习俗:划龙舟、吃粽子等。上面的内容跟谁有关联学生猜想这位伟人并初 步 感 知 其 伟 大 魅力。学 生 初 步 感 受 “屈原” 伟人的形象。 作家作品简介老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1 学生听朗读,自读课文。2 简介屈原,作者郭沫若及其代表作。3 简介《屈原》历史剧,本文是选自第五幕第二场。4 简介写作背景。5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让学生初步感知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文章。文本探究老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整体感知: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填表格,理解象征手法)4.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5.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6.读读文章,本文激情澎湃,震憾学生探究感悟,老师点拨。整体感知,具体感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雷电颂》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