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读本第10 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 2.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 3.激发情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在生活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能够联系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通过道法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已有环境保护意识。读本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经验与认知。但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你停留在字面上,不能够较为深刻理解;关于自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缺乏对于当下行动的规划。因此,教学中要借助相关案例、图片资料、视频,联系学生真生活,打通文本 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通过对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探究、分析、讨论,借助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准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阅读导入 1.生阅读本讲导读部分故事:余村的故事。 2.师提出问题:读故事,从余村的发展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3.生思考问题,小组内交流。 4.师总结导入: 余村下定决心关掉矿山,保护环境,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之举。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师板书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节二:活动探究 (一)活动一:走进余村,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师出示余村发展详细材料:视频、文字,生观看。 2.师提出问题:①为 80 年代和现代余村分别画像?②结合余村发展之路,说说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3.生思考问题,小组内交流。 4.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5.师讲解: 20 世纪80 年代,为摆脱贫困,余村人炸山开矿,卖矿石、造水泥。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大山却变得满目疮痍。 2003 年6 月,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关停矿山后,现在,这里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岛语花香。余村成为全国首个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6.师总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指生态环境保护,“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