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回转窑煅烧效果的因素分析 齐俊华 1 杨 旭 2 丁振宇 3 (1、3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450014; 2 驻马店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影响回转窑煅烧效果有多种因素,其中有些是不可控因素,有些是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是指工艺线设备的先天性因素,如窑系统各组成部分,回转窑、预热器、分解炉等的设计参数,设备性能的不可变参数等,这些参数设计是否合理,设备选型和配置是否合理,有待系统运转后加以肯定,有缺陷的参数和设备设施只有通过技术改造加以完善和改进。 本文仅就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操作可以人为加以控制、完善和改进的影响因素叙述如下: 一、时间与温度 水泥熟料煅烧是一个渐进的化学反应过程,即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温度和时间是相辅相成的伴进条件,强调、缺少和忽视其中哪一个因素都不可能烧出合格的优质熟料。 熟料煅烧主要是在回转窑内进行并完成的,而分解炉和预热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料与高温气体在湍流、旋流和悬浮过程中完成热交换并实现CaCO3的分解。回转窑则担负熟料的煅烧与生成,为满足熟料煅烧所需要的温度与时间条件,回转窑内应设置具备不同长度的温度区域,或温度间隔。物料在回转窑(5000t/d)内的运行速度大致为每分钟2.5-3m,总的运行时间在30分钟左右,其中窑尾分解带的长度为 5-6m,运行时间约2分钟,该段温度为 1100-1150℃。分解带的煅烧作用,一是继续完成 CaCO3的分解,第二是逐渐产生液相,促进 C4AF、C3A的生成,以这两种矿物为粒核,逐渐 2 把CaO、SiO2粘附在一起并在回转窑的不断转动中扩大到一定粒径。C4AF、C3A是融媒性矿物,它的生成数量和速度是熟料煅烧成果的前提条件,保护液相促进C4AF、C3A生成是熟料煅烧中的重要环节。窑尾温度过低,将延迟这种结粒的过程;温度过高,将使结粒干烧,使其丧失所需液相特征,使熟料结粒不好,因此液相量的生成效果除与生料率值有关系外,与温度条件更有直接的关系。从生料产生液相到熟料结粒这是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在生料从1100℃到1250℃的温度过程中,是从液相产生到结粒的过程,大致需要6—7分钟的时间。这一时间间隔过短将使液相生成量不足,不能达到预期的结粒效果;时间过长,说明回转窑热力 强度不足,熟料的后期煅烧效果变差,其直观效果是熟料结粒小、黄心、窑头罩内飞砂大等。 结粒生料在进行到过渡带时,C2S大量生成,这一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并非一蹉而就,这一过程进行的越充分,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