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调研报告 征地拆迁是服务和支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在实际征地拆迁过程中,往往矛盾层出不穷,信访量居高不下,农民与政府极易形成对抗关系。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化解征地拆迁难题,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就必须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为此,斗湖堤镇征地拆迁专班对辖区内的 7 个村、场进行了调查。 一、被征地农民的普遍心理与行为特点 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被征地农民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老住户的排斥心理。他们认为本组的土地是其父辈的祖业,凝结了父辈和自己改天换地的辛勤劳动,现在土地被征用,不能让第一轮承包以后迁入的农户分一样多的钱,给 迁入户分不分、分多少 应 由 他们说 了算 。 二 是田 多户存在土地私 有 心理。他们认为既 然 实施 了土地二 轮延 包并 颁 发了经营 权 证 ,确 权 颁 证 的土地就归 我私 人 所有 ,其补 偿款 应 该 征谁 补 谁 。 三 是补 偿 价 格 上 的攀 比 心理。农民往往通 过电 视 、网 络 ,或 者其它 地区被征地拆迁的亲 戚 朋 友 了解补 偿 价 格 ,并 且 不区分情 况 简单 对比 ,如 果 价 格 偏 低 就觉 得不合 理、太 吃 亏 。 四 是对未 来 生 活 的恐 惧 心理。土地是农民最 基本的保 障 ,是农民的衣 食 饭 碗 ,尤 其是老年 人 对土地和房 屋 有 着 血 浓 于 水 的感 情 ,凝结着他们的毕生心血,虽然给予了安置补偿,但不少农民处于有房无钱、有钱无房的尴尬境地,不少农民谈及未来无不黯然神伤,对今后生活举棋不定,认为土地没了、房屋没了,成了居无定所,无田可耕、无业可做、无岗可上的游离于城市边缘的“三无”农民。 五是对土地征用款分配不公的担忧心理。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款的分配,始终是农村矛盾的焦点、漩涡。农民从自身出发,往往要求一次性分光土地款,并以补偿款入袋为安,毕竟农民还很穷,结婚、还贷、子女教育等还需要大量投入。 六是解决问题方式上的吵闹心理。他们总认为在征地拆迁中涉及自己利益的事,“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难以静下心来解决问题。 正是基于以上六种心理因素,农民与政府工作 人 员 在征拆过 程中表 现 出的行 为特 点是: 不支 持 、不配合 、不认可,阻 碍 用地、阻碍 拆迁、阻 碍 办 公,给征地拆迁工作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