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MW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研制及推广应用总结报告 一、前言 1990 年前,中原油田基地所有单位的供热采用的是小容量锅炉的分散供热方式,使用的燃料绝大部分为原油、渣油或天然气,该供热方式存在成本高、浪费大等重大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保护油气资源,90 年在总部基地建成投产了两台29MW 燃煤链条式热水锅炉,但由于链条式锅炉效率偏低,加之本地煤种不适应于链条炉的燃烧,至使锅炉热效率经常在50%左右,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而煤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是国家“七 ·五 ”计划引进“八 ·五 ”计划攻关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是对传统的层燃炉和煤粉炉的一个重大革新,它具有:燃烧效率高、炉渣综合利用率高、负荷调节性能好、NOx 排放低、能在燃烧过程中方便和廉价地进行脱硫、以及体积小等优点,此外,该种燃烧方式可适用于任何煤种,是其它燃烧方式无法与其比拟的。为此,中原油田与太原锅炉厂、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原油田三家共同合作研制和开发了29MW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中原油田供热管理处技术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对锅炉的不合理部位进行了二十多项改进,对设备选择及工艺上存在的三十多项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改。该锅炉于93 年在总部基地建成投产,94 年通过了国家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相继于95 年油田清丰基地又投产两台,经论证,又决定98 年在供热基地调整工程中决定应用该项技术,规划拟建5 台 29MW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现正在实施中的有两2 台,这两台将在99 年冬投产,99 年末全局共采用六台此类型锅炉,可供热面积270 万平方米,该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计算,每年可为油田直接节约资金2707.3 万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油气资源,其产生的间接效益也是巨大的。 二、问题的提出及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中国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出现了能源短缺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节流。作为耗能大户,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们技术人员的一项重大课题。 90 年以前,中原油田基地供热完全是各单位自成体系的燃油、燃气小型锅炉分散供热,仅基地北区就有小型锅炉房十五座,1~6t/h 小型锅炉64 台,共230 蒸吨。供热面积近104× 104m2,每个采暖期消耗天然气4000× 104m3 左右。随着濮阳大化和郑州、开封、安阳、仓州等周围城市工业和生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