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1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学习指导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国家教委规定的医学检验专业主干学科和必修课程,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发挥主要作用。主要讲授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技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特性和系统的检出病原体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课程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专科学生使用,课程总学时数为 74,其中实验15,复习2 学时。课程使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为教材;参考教材为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考试辅导丛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二、总体要求 1.细菌的生理学、化学、遗传变异 、感染与宿主免疫与耐药性等细菌生命活动规律 2.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3.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4.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检验基本技术 5.临床上重要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6.真菌的基本性状 、真菌检验基本技术 三、时数分配 篇次 内容提要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绪论 1 1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1 6 1 6 第二篇 细菌检验的基本技术 2 6 2 6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及检验 7 5 3 0 4 5 第四篇 病毒学及检验 1 4 8 6 第五篇 真菌学及检验 3 2 1 第六篇 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与质量控制 1 3 3 1 0 总计 1 4 8 6 0 8 8 四 、 学习指南 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微生物分类其主要特点 和微生物学的定义 。熟 悉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 简史 和临床微生物学的任 务 及其在检验医学中的地 位 。 1 4 2 重点难点解析 一、微生物定义、种类、存在、和人类的关系 二、医学微生物研究的内容和郭霍原则 三、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地位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 细菌大小及其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细菌各种结构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及在细菌检验中的作用。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结构差异。细菌生长繁殖方式和生长速度,细菌生长曲线意义,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掌握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分类及用途。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繁殖方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