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 一.选择题 1 图 4 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 ,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5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6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7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8 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9 为迎接2011 年 “ 5•18 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 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 5000~4000 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10 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