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是发生在原发性心脏病或非心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以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衰通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必须紧急实施抢救和治疗。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基础上加重的急性心衰,若治疗后症状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通常由一定的诱因引起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 (一)心源性急性心衰 1 . 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 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约占 1 5 %)、急性心肌损害(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急性左心室心肌损害引发泵衰竭,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导致肺静脉压增高和肺淤血,引起急性肺水肿;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引起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急性肺充血;急性大面积右心室心肌梗死后出现低右室心排出量,颈静脉不怒张和低左室灌注压为特征的急性肺充血。 2 . 急性心脏后负荷过重 如突然动脉压显著升高或高血压危象、原有瓣膜狭窄(主动脉瓣、二尖瓣)或左室流出道梗阻者突然过度体力活动、急性心律失常并发急性心衰(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后负荷过重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突然增高,导致肺静脉压显著增高,发生急性肺水肿,迅速降低后负荷可以缓解症状。 3 . 急性容量负荷过重 如新发心脏瓣膜反流(急性缺血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发瓣膜腱索损害)、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约占 7 0 %),由于前负荷过重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增加,导致肺静脉压显著增高,引起急性肺水肿。 4. 心源性休克 严重的急性心衰,由于心衰导致的组织低灌注,通常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和少尿「尿量<0.5ml/(kg·h)。 (二)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无心脏病患者由于高心排出量状态(甲亢危象、贫血、感染败血症)、快速大量输液导致容量陡增、急性肺静脉压显著增高(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容量负荷过重、大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退、吸毒、酗酒、哮喘、急性肺栓塞),引起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发病急剧,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呼吸频率达 30~ 40 次/分,频繁咳嗽,严重时咳白色泡沫状痰或粉红色泡沫痰,患者有恐惧和濒死感。 2. 体征 患者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皮肤湿冷。心率增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S3)、P2 亢进。开始肺部可无啰音,继之双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或有基础心脏病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