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部分要求、题型、分值等基本没有变化,加考部分是全新的题型要求,以文言选段为阅读材料的考题形式没有变化,三个单选题加三句话翻译,整体对应《考试说明》中两大点、六小点内容。一、考点解析(一)文言文阅读 2 .信息筛选。围绕中心的组合式选择,弄清“中心”是什么,小项认定与排除相结合。 3 .分析概括。一般以文意复述为主,概括的程度并不高,主要是按人、事归类分述。以上两题是转换形式考察学生的文言水平,不拘泥字句,重整体理解和把握。 1 、文言虚实词。单设一题,以考查实词可能性大,重在考查对具体语境义的准确理解。实词考查,以 04 、年卷的两题为例:正误的区分比较精细,对学生辨读体味的要求较高,大而化之极易出错。虚词较年增加了 3 个,共 15 个。 4 .翻译。是最全面、最综合、最实在的考查学生文言知识和能力的考题。学生古今语言的知识和能力必须兼备,“直译为主”的要求体现的是古今语言间转换的精确,包括语义、语意、语势、语气等,由最直白的到最微妙的。 5 .断句。最传统的考题,看似简单,其实与翻译题殊途同归,也能最真实的体现学生的文言综合水平。此题型是年新增题,要重视训练。 6 .简答。从示例看,主要是一般常识和内容概括,要求一定的知识面和分析概括能力。(二)诗词鉴赏 考查材料没有变化,考点要求的表述语言有根本变化,总体要求提高,难度加大。1 .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年的表述是“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全面理解,认真领悟,具体分析”,年是“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三)名句名篇默写 年是 13 篇,年新增了《逍遥游》和义务教育要求背诵篇目 50 篇中的未加星号的 25 篇。范围扩大了,分值增加了 2 分。2 .评价:积极意义、历史局限 年的表述是“重点考查对作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年是“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二、教学要点(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知识主要就是实词、虚词、句式三个方面,学生需要有一个基本的知识网络,这个网络不必过大、过全,够用、实用就行;熟练掌握已学课文中的典型例句;根据框架示例发动学生自己整理,共同分享。1、 在复习整理中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2. 突破几个难点提高必要的解读能力( 1 )词句语境义的推断 由总到分,先粗后细,抓大放小;关注基本的句子结构;关注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