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训练(一)正确运用词语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词语主要指实词、虚词和成语 ,而成语每年高考在语文试卷中均以单独命题出现,所以成语在高考备考训练中又是重中之重。 正确运用成语最忌望文生义。例如“瓜田李下”,表面意义是说两种植物的处所,实际上这个成语出自乐府诗《古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整理帽子,进一步理解为让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所以这个成语又写做“瓜李之嫌”(见《唐书·柳公权传》)。 高考试题的成语考查形式完全集中在成语运用的正误上,故此成语备考主要应抓住一下五点: 一、准确把握成语的实际意义 成语是长期相沿习用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表达载体,它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 成语的实际意义决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叠加组合,我们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意义去深入理解 。 例句: (1)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2)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3)斯诺的其他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昨日黄花。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5)××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妻儿受贿,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6)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静悄悄的。 分析 : (1)“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而且不用修改,“点”删改。这个成语不是说写文章草率,连标点都不加。(2)“不刊之论”的“刊”,古代指削除刻错的字,不是刊登、发表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3)没有成语“昨日黄花”。据句意当为“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付作用的事物。(4)“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不是“教训”,而是“典范”、“法则”。(5)“罪不容诛”不是罪行达不到处死,而是“罪大恶极,连处死都不能抵偿”。(6)“万人空巷”指欢迎、庆祝的盛况,家家户户都从巷子里出来欢迎,不是说街巷无人。 二、充分考虑成语的具体语境 语言运用的准确、得体是从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成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