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的。对施工成本管理目的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备性对策。对多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精确地记录、搜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多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贯彻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未竣工工程预测,可发现某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未竣工程施工成本增长,对这些问题应以积极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用防止措施。由此可见,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练习:1: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最易为人们接受和采用的措施是( )。A.组织措施 B.经济措施C.技术措施 D.协议措施 (四)协议措施采用协议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协议周期,包括从协议谈判开始到协议终止的全过程。 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协议构造,对多种协议构造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协议谈判时,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协议构造模式。另一方面,在协议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原因,尤其是潜在的风险原因。通过对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原因的识别和分析,采用必要的风险对策,如通过合理的方式,增长承担风险的个体数量,减少损失发生的比例,并最终使这些方略反应在协议的详细条款中。在协议执行期间,协议管理的措施既要亲密注视对方协议执行的状况,以寻求协议索赔的机会;同步也要亲密关注自己履行协议的状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练习: 1: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A.明确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权、利B.对不一样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C.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的D.通过偏差原因分析,预测未竣工程施工成本E.防止分包商的索赔2Z102032 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 对于一种施工项目而言,其成本计划的编制是一种不停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一样阶段形成深度和作用不一样的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 一、竞争性成本计划 即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协议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此类成本计划是以招标文献中的协议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程、设计图纸或工程量清单等为根据,以有关价格条件阐明为基础,结合调研和现场考察获得的状况,根据本企业的工料消耗原则、水平、价格资料和费用指标,对本企业完毕招标工程所需要支出的所有费用的估算。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虽也着力考虑减少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