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之十_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老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 1 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11-12 页例 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 1—3 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老师常采纳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老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吨=1000 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老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日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