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庚调研第2期板庚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板庚调研第2期报县委督查室签发:板庚乡党政办公室20XX年6月22日板庚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乡党委、政府联合组成调研组,于20XX年5月9日至10日,前往全乡14个村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一、板庚乡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一)板庚乡概况板庚乡位于XX县区北部,距县城23公里,距贵阳143公里,210国道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200亩,旱地5200亩,海拨479米,气候温和,全乡辖14个行政村,3605户,15391人。20XX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8083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比去年增收506元。(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板庚乡党委、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第1页共9页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板庚乡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组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组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1、以村组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组建设。一是制定村组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组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组规划管理体制,把村组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村抓1-2个主导产业、每个组抓好l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村、示范点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村一业、一组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第2页共9页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红岩的火龙果、纳田的脐橙、五星的砂仁等村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乡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万元的产业集群。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