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一些原因是可以通常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的方法加以纠正、控制或缓解的,如机械性梗阻、厌食等。像需要针对肿瘤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状态进行治疗一样,营养不良也应被重视,并采取方法加以治疗,而不应视为肿瘤患者的必然状态,任其发展。 在手术、化疗、放疗的同时,应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筛选和评估,及时发现营养不良的患者。 常见的方法包括: 一些客观检查: 免疫功能、血淋巴细胞计数、如机体组成测量、血浆蛋白和血生化等。 还应包括一些主观指标如: 体重的变化、食欲、功能状态、不良症状的问询。 通过筛选及评估,发现已经有营养不良和存在发生营养不良危险的患者,以便于制定营养支持的方案,同时通过不断地评估,以评价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二、营养支持的目的恶性肿瘤的进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营养支持的目的有所不同。 在积极的抗肿瘤治疗阶段,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增加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维持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病和副反应的发生。在晚期姑息治疗阶段,营养支持的目的是维持日常家居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治疗营养不良,不是治愈癌症,通过改善营养状态来改善器官功能、免疫状态,减少抗肿瘤治疗造成的毒副反应,从而发挥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因而,营养支持疗效的监测指标侧重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对住院日、并发病、毒副反应等短期指标的改良方面,而不适于采用对生存率、死亡率等远期指标的观察。 三、 营养支持的时机目前临床上不少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通常较晚,大多已经是恶病质或是终末期,在所有抗肿瘤治疗手段已结束或不能继续时,才考虑到要使用营养支持,而往往此时营养支持的效果也非常难令人满意,相反得以营养支持无效的结论。 因而,似所有的治疗方法一样,营养支持也应早期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虽然营养支持仍不需作为抗肿瘤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的常规辅助方法,但假如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肠胃道毒副反应明显、存在肠胃道不能进食状态时,均是必需使用营养支持的适应征。 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应该进行营养支持的肿瘤患者,由于营养未被重视,不能及时地进行营养支持,而影响疗效。肿瘤患者应更多地进行前瞻性、预防性营养支持治疗。 四、 营养支持的方式选择大多人考虑营养支持一般就认为是使用肠外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也应遵循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