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的区别(管理会计) 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一、业务预算 是指为供、产、销及管理活动所编制的,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这些预算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收入与费用的构成情况。 二、专门决策预算 是指企业为那些在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所编制的预算。 三、财务预算 是指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编制预算的具体方法 一、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按弹性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不再是只适应一个业务量水平的一个预算,而是能够随业务量水平的变动作机动调整的一组预算。 在选择业务量范围时,一般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 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 二、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 12个月的一种方法。滚动预算具有透明度高、灵活性强、连续性突出的特点。 三、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以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为零为出发点,规划预算期内的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的一种方法。零基预算以零为起点来确定预算数,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具有事前估算成本、事中及事后计算与分析成本并揭露矛盾的功能,始终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等三方面的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为: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纯差异与混合差异、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