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发展本国落后经济,开拓国外市场,吸引外资,采取了扩大出口的贸易政策,同时给予外商在本国投资建厂,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外汇的兑换政策,尤其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动问题,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不断地扩大,顺差越来越大,积聚着大量的美元,事实证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占领外国的市场,这受到外国的各种贸易壁垒措施,例如关税,反倾销,反补贴,TBT,出口配额等,在此种种压力下,我国人民币被迫升值,这对于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出口受阻,外商在本国的获利减低,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此探寻汇率的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汇率水平,具有重要现实的经济意义。 二理论综述 汇率的影响因素,汇率决定理论很多,主要的理论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学说、资产市场学说。它们分别从货币因素、宏观基本面因素、实际市场因素、存量因素和流量因素等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和变动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都有优点,但也都有不足。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同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解释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能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下面主要介绍主要有1.购买力平价对于汇率的变动影响,这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1)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 PA,B国的物价水平为 PB,e为 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A / PB。(2)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1=(PA*/ PA )/( PB*/PB)e0 ,e0:旧的汇率,e1:新的汇率,PA、PB为基期的价格指数,PA*、PB*为当期的价格指数,A为标价货币、B为标准货币 2.利率平价学说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 19世纪下半叶,1923年由凯恩斯系统地阐述。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