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区域的范围和相关情况 2.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部分重要省份的轮廓 本章知识框架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大体以秦岭—淮河为界,确定这个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即1 月0 ℃等温线、8 0 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体以4 0 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也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这个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 1、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及京、津二市的全部或大部,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2、地理位置:位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大致位于北纬33度以北 3、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4、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5、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旱,夏季高温多雨) 6、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 7、地形:地跨我国第二、三阶梯,以平原、高原为主,有我国的“北大仓”之称 8、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 产 资 源 :铁 ;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9、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拓展联系——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 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 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