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1页
1/11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2页
2/11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3页
3/11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 贾晓宏 杨祖一 一、国外工业雷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国外工业雷管的发展历程 自工业雷管诞生以来,火雷管和电雷管由于使用要求低,操作简单,一直是起爆工业炸药的主要起爆器材。20 世纪 70 年代,瑞典硝基诺贝尔和美国 EB 公司发明了导爆管传爆技术,掀起了起爆器材的一场革命,非电导爆管雷管作为新型起爆器材发展迅速,到 20 世纪 80 年代,导爆管制造技术保护开放,导爆管雷管的生产制造随着跨国公司的市场拓展,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推广。同时复合型导爆管制造技术替代了最初的单层导爆管技术,并随着中深孔爆破技术和炸药现场混装技术的应用,使工程爆破更加简便,由此为导爆管雷管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主导地位。但目前为止,导爆管雷管在发达国家用量已占到工业雷管总用量的 90%以上。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芯片小型化技术逐渐成熟应用,数码电子雷管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爆系统进入了爆破器材行业,电子雷管因具有延时精度高,段别任意设定,从而可实现了降低爆破震动危害,提高炸药使用效率,得到了爆破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成本较高,目前仅在精确控制爆破中应用,发达国家的应用量仅占工业雷管总用量的 2%左右,发展中国家应用更少。 从工业雷管的总用量来看,世界几大市场(除中国外)总用量在 8-10 亿发左右。其中北美 1 亿发左右,澳洲 0.2 亿发,南美 0.6 亿发,非洲 2.5 亿发,欧洲 0.6 亿发,东南亚国家(含印度)3 亿发,蒙古 0.1 亿发,俄罗斯及中亚总用量 1 亿发左右。 从应用技术来讲,第一层次属北美、澳洲、欧洲等国家的爆破技术最先进,主要是奥瑞凯、戴诺-诺贝尔、奥斯汀、马可西姆等几家跨国公司的市场。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由于资源丰富,以露天开采为主,炸药用量为 80kg/单发雷管。美国、欧洲地下矿山较多,炸药用量为 40 kg /单发雷管。第二层次是非洲、南美等地区市场,以跨国公司技术为主,产品技术先进,但应用技术参差不 齐。以南非为例,矿山以井下矿山为主,主要服务提供商有 BME、SASOL、AEL等跨国公司,也有中国产品,其中中国产品占到 15%,雷管用量在 2 亿发左右,其中电雷管用量为 600 万发,电子雷管用量在 300 万发左右。第三层次是俄罗斯、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以民族工业技术为主,产品及工程爆破技术相对落后,产品以电雷管为主,纸壳雷管仍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工业雷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