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_第1页
1/37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_第2页
2/37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_第3页
3/37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增长。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了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用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 1.2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济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给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能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煤炭供过于求与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拟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入手,分析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1.3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持及研究状况 刘凤朝等于2007年9月发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一文。文章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在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单部门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框架内,以中国1988—2005年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二者之件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在长期,除了资本增长外,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重要增长因素,贡献度为14.92%。能源消费增长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作用。 刘凤朝、孙玉涛于2008年3月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发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指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要素,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框架。通过假设建立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增加能够节约能源消费,产业产值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研究结果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的重要途径。 再找点能源产出的理论支持 而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发展型式,1950-1970》一书中,设计了一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市场占有率模型,在模型中,钱纳里和赛尔奎因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作为外生变量,用回归方程对样本国家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产业结构演进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