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蒙氏教育中现存的误区和对策 我国蒙氏教育中现存的误区和对策3 李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在世界教育史上,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 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幼儿教育家。1907 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 1909 年,在儿童之家实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蒙台梭利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美国学者珍尼特沃斯(J eannet te Vos) 和新西兰学者戈登德莱顿( GordonDryden)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日本学者相良敦子则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日本的传播为日本 1989 年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注入了“原动力”。她说:“1989 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儿教育基本法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当属‘日本蒙台梭利学会’国际蒙台梭利学会带给日本蒙台梭利学会的蒙台梭利教育观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或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或被渗入到其它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蒙台梭利教育法于 1994 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约 300 多个蒙台梭利教室。然而,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只有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即实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中国幼教现实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幼教的改革和发展。 一、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 幼教实践中过于注重蒙台梭利教育法产生的经济效应 在我国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中,有不少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入园的孩子有相应减少的趋势。一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为了追求入园率,就打出蒙台梭利教育的大旗来吸引生源,而不顾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匆忙购买教具,培训教师,致使蒙台梭利的学习只是形式上的,是做给家长和领导看的,而缺乏对蒙台梭利教育实质的把握,不利于孩子全面和健康地发展。 (二) 幼教实践中只重蒙台梭利教育形式而忽略对教育精髓的把握 在我国当前的幼教实践中,学习、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风气非常浓,然而,引进与移植中的形式主义也非常严重。比如,蒙台梭利的教具是其教育法中十分有特色的部分,而在一些幼儿园中,经常可以看到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误认为只要将蒙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而没有把握蒙台梭利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