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7 式步兵战车是中国独立研制的第 2 代步兵战车,具有火力强,机动性好的特点。但该车重量过轻使得防护力存在严重不足,属于典型的“皮薄馅大”,战时伴随坦克进行作战时将面临极大困难。这款代表中国最新水平的步战车还有很多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97 式履带步兵战车已批量装备部队,炮塔上的 100 毫米炮和 30 毫米机关炮的双炮组合是其最大特点。 由于技术基础薄弱,以及不良内外环境的影响,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中国虽然一直关注着世界装甲战斗车辆的发展,却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主战坦克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步兵战车也迟迟没有得到发展。得益于 70 年代开始的中西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国从友好国家手中获取了苏制 BMP1 步兵战车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决定仿制一批装备部队,定型为86 式步兵战车,以提高装甲部队的合成能力,为进一步发展、装备国产先进步兵战车积累经验、教训。 对越作战期间由于没有装备步兵战车,经常出现步兵在没有任何防护下搭乘坦克的情况,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就曾对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机动的解放军造成过重大杀伤。图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搭载步兵的59 式中型坦克。 99 年 50 周年国庆大阅兵时的86 式步兵战车,与 99 式主战坦克相比,该车性能已严重落后。其装备的一门 73 毫米低压滑膛炮一直遭人诟病,威力甚至连美国 M 2 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配备的25 毫米蝮蛇机关炮都不及。 10 年前,50 大庆的阅兵式中,99 式坦克风光亮相,可谓举世瞩目,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步兵战车方队仍然是由86 式步兵战车组成——此时距离当初其前身问世已有30 年之久!显然,这种已经明显落后的战车已不适合在部队继续装备。新一代主战坦克既然现身,那么新一代的步兵战车也可以期待了。2003 年,网络上流传的一幅样车照片,揭开了新一代步兵战车的神秘面纱,但直到 2007 年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大型主题展览会,新型步兵战车才真正在公众面前显露了自己的峥嵘。 网上最早出现的97 式步兵战车样车照片。 通过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一些与国外合作研制出口型步兵战车的案例,我们可以在背后依稀分辩出新一代步兵战车的一些蛛丝马迹。由于中国国土辽阔,要求步兵战车不但具备良好的陆上机动性,还必须具备不使用附加器材就能实现的浮渡江河能力,这些出口型步兵战车都能满足这个要求。同时,86 式步兵战车/BMP-1 步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