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讲马玉教学目标: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了解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发展过程形成正确积极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对自我意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健全自我意识的完善途径。教学重点: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教学时间:学时授课类别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组织与设计: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内容: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目标?”“我为什么上大学?”等形而上的问题。当我们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别人描述你自己时,你首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内向还是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还是社会类别如男女等?事实上,你可能更倾向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自己做一个总体评价。如“我是一个追求优秀的大学生”,“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但有些懒惰自制力弱的人”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真实体现。第二节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始终昭示着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自我意识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正如雕琢一件工艺品一样,真正的匠人为了心中的追求,终生不悔。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优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人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全的自我意识有如下标准:(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二)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三)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四)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二、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1、正确的自我认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