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 VIP免费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 _第1页
1/10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 _第2页
2/10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 _第3页
3/10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内容提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必须从改变教育参与者的认识和心态开始。我们在准确认识“减负”的内涵的基础上,调整教师的从业心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正确引导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期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可操作的一系列原则。关键词:学业负担心态心理负担教育期待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围绕考试来构建教育教学体系。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设置,评价手段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用,均以考试得分率和学生升学率为衡量尺度和取舍标准。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上,就表现为作业过多,考试过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丧失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在操作中环节中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教师和家长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为学生“减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非苦差,进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全面和谐地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改变教育参与者的认识和心态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瞻性和基础性工作。准确认识“减负”的内涵我们认为,“减负”决不是教学简单化,必须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才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教育教学质量有怎样的关系,以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总是习惯于把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分别放在一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这样就意味着,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反之,要减轻学业负担就必须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这个天平的正确放法应该是:将学业负担与课堂教学效率等影响因素放在同一个托盘里,另一个托盘放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质量某个标高之下,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负担成反比关系。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学生的学业负担就越轻;反之,课堂教学效率越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就越重。如果师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业负担相应就会减轻,同时也能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业负担+其它因素。对教师而言,光从量的控制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相对容易的,困难的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减轻学生负担。因为学业负担归根结底产生于学生的主观感受,低质量的教学活动必然导致低效率和高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而言,这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意义上的“减负”。这就意味着,要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必须让课堂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以“和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理念,关注每位学生,注重每个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构建无角落、无忽略、无放弃的阳光课堂,真正营造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对心灵成长的关注,从而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一来,对教师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绝不能将负担转嫁给学生。在实践中,我们要求自己遵循课改理念,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协作反思,备精备好每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争取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批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的教师典型,让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教师们意识到注重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调整教师的心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础的“减负”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以其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去逐步推进,从而使调整教师的心态,提升其精神基础成为必要。减浮躁功利,增平和淡定“减负”减不下去,固然与社会、与整个教育体系有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心开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