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17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2/17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3/17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一、《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⑴ 寻向所志 ⑵未果,寻病终 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⑷ 悉如外人 ⑸咸来问讯 ⑹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⑵ 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 ;⑶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⑷ 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 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一为具言所闻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不足为外人道也【训练二】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⑴ 自然环境: ⑵社会坏境: ⑶人们生活: 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 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 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⑵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一)陋室铭【训练一】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 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 4、回答下面问题。⑴ 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⑵ 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⑶ 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翻译句子。⑴“何陋之有”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