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枞阳县政协办公室编印 关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主要革命遗址共有 60 处,主要分布在环白荡湖的横埠、汤沟、藕山、会宫、浮山等乡镇,枞阳镇,三公山周边、钱桥镇等地也相对集中。目前纳入省保 2 处(渡江指挥部、浮山中学“中大楼”),市保 3 处(章逐明、陈雪吾、黄彬烈士墓,另有李光炯墓、房秩五墓也是市保,属其他遗址),县保 1 处(渡江烈士纪念塔,指原在旗山小学附近的,不是现在的枞阳烈士陵园)。 今年拟公布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安庆中心县委八县联席会议旧址、枞阳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活动旧址(章伯钧故居)、黄镇故居、三公山抗日活动旧址、桐南新四军抗日活动旧址、桐南游击中队中队部旧址、渡江战役枞阳起渡点、童长荣故居等。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红色文化遗址开发难度较大。我县红色文化遗址分布点多线散,很不集中,大多横跨几个乡镇,有些在深山老林里,集中连片开发利用难度大。 (二)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不够。红色文化景点内部展陈都十分简易,没有利用现代化声光电手段,讲解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等红色文化衍生的产品,没有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品牌。 (三)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短缺。我县没有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大多数红色文化遗址包括枞阳烈士陵园目前都不是县以上保护单位,没有得到及时修缮保护,破损严重。少数列入保护范围之内的红色文化遗址,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离实际需要差距很大,仅停留在“防止危房倒塌、补漏、加固”等敲敲打打的非专业水平上。 (四)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是一项是特别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目前,我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主要由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缺乏文物保护、遗址修复的专业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 全县上下要严格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要求,紧紧抓住枞阳获评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和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机遇,深化发掘我县红色文化内涵,认真做好红色历史讨论、红色资源开发、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进展、红色旅游振兴等一系列工作,切实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进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