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7 物质构造与性质(选修)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达常见元素(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阐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理解其简单应用。4、理解电负性的概念,懂得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5、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构造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6、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阐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7、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构造与性质的关系。8、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9、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与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1,sp2,sp3)。10、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构造。11、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12、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具有氢键的物质。13、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构造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原子构造与性质的考察集中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应用方向。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常与物质构造和性质的其他考点综合在一起来考察。问题的设置以核外电子排布的表达措施和元素电负性、电离能的大小判断,及其变化规律和应用为主。考察点和命题方式将保持不变。分子构造与性质的考察集中在共价键的类型特征,杂化轨道和分子类型及微粒之间作用力的判断和比较等。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常作为综合应用的一种方面进行考察,例如分子立体构型和极性,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比较等,将仍会持续考察,应重点理解杂化轨道和分子构型的关系。晶体构造与性质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规定熟悉常见晶体构造与性质的关系,具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应用晶体知识的能力,高考会以新奇的命题情境,考察晶体基本知识的应用。考点 1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表达措施1、能层、能级、原子轨道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能层 n一 二三四五… n符号KLMNO… …能级1s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5s … … …原子轨道1s1313513571… … …最多容纳电子数1262610 2610 14 2… … …281832…… 2n2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图)的书写(1)核外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为了简化,一般把内层已达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