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1/12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2/12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3/1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丙烯酸按照 GB/T16483、GB/T17519 编制修订日期: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酸化学品英文名:Acrylicacid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备丙烯酸树脂等,也用于其它有机合成第 2 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吸入有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GHS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 3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A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 吞咽有害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2 吸入有害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P233 保持容器密闭。——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事故响应:——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 漱口。——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P391 收集溢出物。安全储存:——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P4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