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游戏活动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起点小班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接受教育,真正的是在玩中学,所以游戏是对他们进行生活习惯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和韩老师常开展各种各样形象有趣的游戏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如在开学初,我们组织幼儿玩“找美美照”的游戏:请他们比赛看谁先找到自己的水杯位和毛巾位,小朋友们很快就知道了自己喝了水的杯子要还原到自己的“美美照”柜子;进了教室以后的书包也要靠在“美美照”的柜壁;洗手之后,要用有“美美照”的手巾,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认识了同自己相关的固定位置。二、园本课程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摇篮幼儿园将养成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后,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分解了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目的的教育目标,逐月逐周的安排养成教育活动,做到心中有计划、教育有目标、活动有准备,让孩子从思想有所认识;从行为上有所转变。如开学时,发现我班孩子吃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不会拿勺、不会扒饭、吃饭讲话、挑食严重、撒饭厉害、甚至有的孩子不会吃如葡萄、哈密瓜之类的水果,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我会吃饭》《大公鸡和漏嘴巴》《样样都吃身体好》《好吃的水果》《吃好很重要》《健康宝宝》等等“吃”方面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正常进餐,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很多孩子进步非常明显,如严安小朋友,他从只会等着老师喂到现在自己动手吃;高雨涵小朋友从一看到要吃饭就哭,变成了笑咪咪地自己吃;林一哲小朋友从天上地上满桌撒饭,变成能注意不撒饭;朱闻果小朋友以前不吃萝卜白菜黑木耳,现在也知道要样样都吃身体才棒;汤敏嘉小朋友以前一吃饭就开始吐,影响其他小朋友也吃不进去,现在的她一餐就可以吃两碗呢!太多孩子的变化一一细说不完,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看到他们的生活习惯一天天形成,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三、随机教育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契机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他们形成正确概念,如,在刚开学时,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一只手拖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还有一次,入厕时发现三个小男孩子在争执,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来张以宁没有排队,硬挤到厕所,差点把豆豆和豪豪两个人挤摔跤了。于是,我就把他们带回教室,请小朋友来说说谁对谁不对。小朋友们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四、儿歌童谣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指导小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听故事,今年幼儿园利用空间又创设了“养成教育长廊”、“走进中华童谣长廊”,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巧妙地运用儿歌、童谣、故事这一形式。比如说《饭前先把小手洗》,在洗手的时候他们边洗边念儿歌,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再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