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十九大知识 3 篇 十九大知识 1 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如何在气象专业的教学中得以体现?气象防灾减灾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又是何种关系?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各个学院开设“大气科学概论”通识课,并结合专业特色,将十九大精神带进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2024 年 6 月湖南省石门县遭受大暴雨袭击,正是气象部门做到了准确预报,为抗洪救灾重大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挽回不少损失。要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我们气象工作者必须做好天气预报。”在“大气科学概论”课上,授课教授智协飞语重心长。他在认真研读了十九大报告后认为,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学习起来才更有目的性,更有责任感。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法政学院的大二学生刘玲说:“授课老师会根据十九大报告内容,把大气科学的知识与我们专业理论相结合,一门课学到三类知识。”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本、进课堂,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课题讨论和社会调查,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法政学院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课程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解读十九大报告、信息与控制学院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病理大数据相结合……一门门专业课将专业知识和十九大精神紧密相融。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推动绿色进展,而在青年老师王伟所教授的“辐射平衡与温室效应”章节里,“如何应对和缓解温室效应”“如何实施碳减排”等都是重点。“我们要实现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每个气象学子都理应主动作为、有所担当。”在听完王伟的课后,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吕恒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骄傲。 “专业课老师课前会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认真备课,课上将其中的精华‘掰’碎了融入课堂,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说。 十九大知识 2 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进展新的历史方位。”确定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整个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深刻领悟十九大精神,必须首先准确把握“新时代”这个概念。 一、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 把握“新时代”这个概念,首先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十九大作出“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推断,一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