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第 1 章 国民收入核算1.1 考点难点归纳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而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如个人、厂商、行业等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关键。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年出版后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合用于宏观经济学。例如,减少工资对单个厂商而言,可以减少成本,增长利润,进而扩大生产,增长工人,但假如每个厂商都减少工人工资,社会总体的消费会因收入的减少而下降,总需求的下降最终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减少。2.GDP 与 GNP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一国或地区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期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所有生产要素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前者是一种地区概念,后者是一种国民概念。两者的关系是: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西方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 为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例如,美国在 1991 年后也采用了 GDP 作为核算基础。3.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措施:支出法和收入法对国民收入(以 GDP 为例)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后两者较为常用。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1)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种国家或一种地区)在一定期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置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费 C 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俱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剪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经济学中的投资 I 是指增长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资本产品的损耗中首先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首先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长(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也许不不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 I 为总投资,而净投...